当前页面 : 首页 > 快讯 > 正文 >

大宗论坛:近期热点推动油脂能源偏强走势

来源:卓创资讯 时间: 2023-07-10 14:11:03

【导语】7月7日,研究院举行第七十七期研究例会,本期围绕“近期热点观察”展开讨论。农产品领域关注的天气问题,工业品领域关注的利好政策等成为近期商品价格的主要驱动,在基本面驱动更为显著的阶段,基本面的强弱关系对价格影响更为显著。


(资料图片)

主持人:赵渤文

参会人:钟健、孙光梅、刘新伟、曹慧、孙继森、刘杰、李训军、张凤、刘舜心、马英君

核心观点(发言顺序):

宏观研究员刘新伟:热点事件对市场产生更多的扰动影响,对趋势的影响相对有限,在价格完成方向性定价后,价格关注点更多来到基本面的确定性和宏观面的不确定性上。

农业研究员曹慧:宏观接续转换阶段,农产品三季度末或将启动。

农业研究员孙继森:宏观加息情绪升温,需求担忧氛围加剧,但天气对产量预期的干扰才是农产品在短期内定价的主要矛盾。

农业分析师刘杰:供应预期下降主导,棉花价格或偏强运行。

化工研究员李训军:供给收缩与原油上涨共同驱动化工市场反弹,后期原油乐观情绪消化及供给回归将考验化工市场反弹的持续性。

化工研究员张凤:主要化纤原料库存水平较低,感受到的来自需求端的压力有限。偏强的原油价格对化纤行业的成本支撑增强,短期内将维持小幅偏强走势。

化工研究员刘舜心:原油和检修因素推动塑料市场反弹,后期全球市场前景不佳成为最大的反弹阻力。

化工分析师马英君:从中长周期看,当前多数化工品价格处于偏低位置。在监测的53个主要化工产品中,处于近五年15%以下分位数的占比28%。通过分析价格影响因素变化预期,预计2023年下半年化工品市场或筑底反弹,部分供需面较好的行业价格偏强运行。

最近两周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出偏强震荡的走势,价格延续前序回升逻辑,基本面驱动依旧是核心,供给端对市场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一些。

不管是表现较强的油脂类商品还是能源类商品,均与近期供给端表现密切相关,油脂类商品仍受天气的影响,减产预期下做多情绪推高油脂类相关商品价格,与天气密切相关的其他类农作物如可可、咖啡、稻米等国际价格亦出现显著回升,部分品种创出历史新高;能源类商品,受到沙特、东欧某国减产承诺的影响,价格表现为继续回暖的趋势;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与国内需求关系更为密切,弱需求背景下市场并无新的矛盾点被关注,价格延续偏强走势,旬末上涨乏力,等待新的刺激出现。

热点事件对市场产生更多的扰动影响,对趋势的影响相对有限,在价格完成方向性定价后,价格关注点更多来到基本面的确定性和宏观面的不确定性上。基本面的确定性导致不同商品价格之间的分化,宏观上的不确定性驱动价格在共同趋势上运行。近期国内市场极度关注政策面对市场的支撑,但上峰会议透露出的战略定力,给偏强的市场预期一瓢冷水,前期在政策预期下上涨较为明显的品种开始出现回落,如黑色系等,继续关注7月底上峰经济工作会议,若能有稳地产方面的政策出台,将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暖。

俯瞰上半年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国内政策措施导向,农产品市场总体仍受压制,二季度末随着宏观压力阶段性趋弱,供给端矛盾突出开始驱动农产品市场部分品种价格的上行。中长期市场逻辑逐渐偏向农产品供应定价,大宗农产品方面白糖和棉花的上涨逻辑或将在三季度中后期开始被谷物复刻,同时畜牧相关品种的供应节奏也将在需求配合跟进下进一步收紧,下游高冻品库存品种的滞后表现或更强,但不会迟到。

短期市场节奏受宏观层面因素影响仍然偏强,7月美联储加息继续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压制。尽管国内6月CPI同比增幅0%,但7月下旬后资金流动性问题的缓和将修复一部分宏观通缩预期。具体到农产品市场,短期价格震荡偏弱是主要趋势,而海外加息预期落地后国际农产品价格将出现更多上行驱动因素。

美联储宣称货币政策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市场数据来判断,7月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ADP就业数据,其中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暴增49.7万人,较预期的22.8万人翻倍,为自去年2月以来最大的月度涨幅。数据公布之后,美联储7月继续加息的预期有所升温。7月7日的非农数据与ADP数据出现背离,非农数据增长不及预期,但不及预期程度有限,对加息的降温作用不太明显,劳动力市场的边际走弱也同样引发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衰退的担忧,需求前景开始受到加息的负面影响。

但对于农产品来说,厄尔尼诺状态下的极端天气对产量预期的影响才是短期内的主要定价逻辑,叠加部分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调整,部分农产品的整体供应量的边际调整会导致价格上涨较为明显。例如大豆、玉米、可可等农产品,其中美豆种植面积下调与单产预期主导了短期内的美豆行情。未来来看,天气干扰仍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但受制于需求担忧,后续价格的上限可能有所下移。

7月份以来,随着宏观影响减弱,棉花产业链回归供需基本面,其中供应预期驱动力最强,并支撑产业链价格偏强运行,需求季节性减弱利空逐渐累积,需求负反馈逐渐发力。供应方面来看,植棉面积下降叠加厄尔尼诺天气扰动令新年度棉花供应预期收紧,另外商业库存加快去化,供应可能“青黄不接”,也对棉价形成利多提振。随着新年度减产落地,供应端驱动有望支撑棉价偏强运行;另外轧花厂产能过剩,棉农议价能力提升,籽棉“抢收”概率较大,成本抬升也将利多棉价。

需求方面,虽然人民币贬值利于出口,但因国外通胀压力大压制纺织品服装消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表现一般。内贸方面,随着淡季深入,棉纱累库速度加快,棉纺企业现金流持续收紧,棉纺企业棉花采购积极性明显下降,开工负荷也被动下调,棉花消费量同步收窄。在需求存在进一步转弱预期、纺纱利润难以修复的情况下,下游负反馈加深将对棉价上涨形成拖累,预计淡季棉价上涨趋势或放缓,产业链将呈现花强纱弱格局。

6月中旬以来,国内化工市场延续震荡上涨走势,截止到7月7日收盘,有机化工价格指数收于1107.39,较6月13日创造的年内低点反弹了3.1%。近期宏观层面影响力减弱,化工市场运行的逻辑在于基本面的驱动。一方面是受前期盈利不佳影响,行业内部分企业开工负荷有所下降(截止到7月7日,40个代表化工产品的平均开工负荷为65.3%,处在近一年当中的相对较低位置),加上例行检修造成的产能损失,多数产品供给收紧,产品的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另一方面,受沙特减产延长的消息影响,原油价格上涨至近期区间震荡的上沿位置,一定程度上对化工市场形成支撑。

由于供给担忧情绪超过经济放缓担忧,WTI原油7日收盘达到73.86美元/桶,创造自5月24日以来的高点,在此局面下化工市场仍有持续反弹可能。不过考虑到近期原油上涨主要来自于减产消息的支撑,乐观情绪消化后市场存在回撤风险,加上目前化工市场供给逐步回归,后期上行的阻力将有所增大。

化纤行业在整个化工行业中走势靠前,当前所处阶段与其他化工行业存在一定不同。尤其是去库的步伐,从库存周期上来看化纤行业先一步的主动去库存,使得其保持较为中性的库存,近期的开工仍维持较高状态,但其他化工行业开工明显下降(截止到7月7日,40个代表化工产品的平均开工负荷为65.3%,处在近一年当中的相对较低位置)。这也是化纤行业在近期保持强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7月份仍处于纺织品及服装消费淡季,来自于需求的弱势是来自于价格上方的主要压力。但从整个上下游来看,上游化纤行业由于相对较低的库存,感受到来自终端的压力较小,目前维持高开工的意愿较强。行业在短期内仍处于“舒适圈”内,产销相对较为顺畅。成本方面,原油价格自6月底以来维持较强走势,成本支撑增强,但受到加息预期增强等宏观风险扰动预计上方空间有限。因此,综合来看,短期内化纤行业维持小幅偏强走势,下游纺织行业会承受更多来自需求端的压力。

6月底至今,塑料板块有所拉涨,截止7月7日收盘,塑料价格指数收于856.64,较6月27日的年内低点微幅反弹0.9%,短时间内宏观和市场情绪层面影响力偏弱,塑料市场运行逻辑在于成本和基本面驱动,行业内盈利水平不佳和季节性检修集中,整体开工负荷率有所走低,7月7日当周,聚烯烃综合开工负荷率均低于80%,PVC开工负荷率约70%,数据均处于历史低值,与此同时,前期主动去库作用明显,库存水平回落至历史同期平均水平,成为市场回升的必要条件。成本方面,原油市场受到减产消息延长刺激,价格有所升高,对于塑料市场起到支撑作用。展望后市,塑料市场持续上涨驱动力仍显不足。全球塑料前景仍较为黯淡,欧洲陷入技术性衰退,需求乏力,同时聚烯烃装置检修陆续结束,下半年检修较少;美国新投产计划或打破丙烯供应紧张局面;亚洲复苏情况不及预期,产能远超需求的背景下仍有投产计划;国内塑料市场检修利好因素出尽,反弹驱动力仍显不足。综合来看,塑料市场上行阻力增加,结构性改善驱动不足,难以维持反弹趋势。

2021年底化工品开始下跌,至2023年6月底化工价格指数跌幅33%。从中长周期看,当前多数化工品价格处于偏低位置。在监测的53个主要化工产品中,当前月均价处于近一年低位的品目占比64%,处于近五年15%以下分位数的占比28%。当前处于近五年低位的部分品目有ABS、聚羧酸减水剂单体、PP粉、丙烯酸、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

6月化工品价格偏弱下行。53个主要化工产品中,6月月均价上涨品目仅2个,下跌品目50个,占比94%。

伴随长期价格下行,化工品利润水平不断下滑。据监测的53个主要化工品中,利润处于亏损状态的占60%。化工品亏损数量占比进一步增加。

通过分析价格影响因素变化预期,初步预计2023年下半年化工品市场或筑底反弹,部分供需面较好的行业价格偏强运行。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宏观压力预计减轻,但经济衰退风险仍存,市场谨慎情绪仍存。按照库存与价格变化规律,当前库存周期逐渐转入被动去库存,价格或在三四季度率先反弹;另外在原油价格预期偏强的情况下,成本端对化工品也有向好支撑。所以宏观及原油对化工品形成利好支撑。而供需面对价格影响则偏弱。扩能预期下供应端预计偏强,需求端复苏尚需巩固,内需或稳中有升,外需表现偏弱;供强需弱的局面将对价格涨幅形成一定压制。

经营主体依据上述数据或信息、观点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均应当自行承担。

关键词:

为您推荐

-